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新阶段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
文章来源:行政审批科 | 添加时间:2023-03-22 |
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新阶段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
——写在2023年“世界水日”和“中国水周”之际
市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铁铸
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“世界水日”,3月22—28日是第三十六届“中国水周”。联合国确定2023年“世界水日”主题为“Accelerating Change”(加速变革)。我国纪念2023年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活动主题为“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”。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水利事关战略全局、事关长远发展、事关人民福祉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;要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,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。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强调,要打好碧水保卫战,强化河湖长制,扎实推进水网工程建设,让水在辽宁境内特别是城市间流动起来,更富动感、更有灵性。这些新理念、新方针、新思路为推动新阶段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、明确了目标、规划了重点任务。
治水知易行难,亦非朝夕之功,携手共护母亲河使命如磐、重任在肩。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。我们要站在辽宁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高度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,做到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整体性推进新阶段我市水利重点工作,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。
一要全面依法治水管水。谋划全新的水利工作链条,不但要管好盛水的盆,还要保护盆里的水,用好岸边的人,推动全市水生态、水环境持续向好。当前我市水灾害、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等新老水问题时有发生,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妨碍行洪,非法取水,非法采砂,非法建设,侵占河道、堤防、水库,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等违法行为,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,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水利部门要全面履职,强化水事案件源头防控、动态治理,从防洪、水资源、河库、水土保持各领域,源头、过程和结果各环节,开展全覆盖、全过程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,及时发现和处置水事违法行为,确保我市水资源依法有序开发利用。在执法力度上,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行政执法权,恪尽职守,执法如山。同时,推进包容审慎监管,推行柔性执法,让执法既有力度,又有温度。
二要科学规划配置水资源。进一步促进我市水资源优化配置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。我市属严重缺水地区,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9.56亿立方米,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.62亿立方米,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17立方米,低于全省820立方米平均水平,约为全国平均水平2200 立方米的三分之一,而且总量上呈现出减少趋势,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,呈现西多东少现象。在新发展阶段,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,持续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,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和用水总量、用水效率目标控制,让有限的水资源支撑起经济社会的发展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们要完成全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,开展“河库联通、西水东调”工程,充分利用好辽西北2.26亿水权,严守4.95亿立方米的年用水指标,确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8.65%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7.38%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682,将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落到实处。
三要强化河流生态修复。我市境内河流众多,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69条、66座水库坐落在这些河流之上。我们要本着“生态良好、环境优美”的河库健康理念,推动河库生态保护一体化推进,维护河库健康生命。我们将运用水利项目建设水设施、解决水功能、建造水景观、做活水经济、展现水文化、发展水文创,让水利项目建设展示出精小。我们要谋划实施青山水库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,进一步改善水库的库区环境和生态环境,持续提高青山水库水质,保障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。今年要完成34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和凌河流域2281.4亩封育任务,,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,持续恢复凌河流域生机和活力。不断强化水库生态流量管理,改善河流生态功能,实现水清、岸绿、水畅其流的优美水环境。
四是完善智慧水利建设。加强水利信息化系统或平台建设,建设水利大数据中心,整合提升各类应用系统,增强水利信息感知、分析、处理和智慧应用等能力,补齐信息化工程短板,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。推进各县(市)区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手机APP应用,实现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长APP巡河全覆盖。推进“智慧执法”。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,加强遥感监测、大数据分析以及重点河段、敏感水域视频监控、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应用,精准锁定违法问题,提高水行政执法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五要发挥水利投资作用。切实把“项目为王”的要求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具体行动,推动“十四五”规划项目、水润辽宁项目逐步落地见效,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,着重建设一批强基础、增功能、利长远的重大水利项目,拓展投资空间,优化投资结构,更好发挥水利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。我们将中小河流治理、城乡供水保障、灌区改造、水库移民、生态治理、防汛抗旱、山洪灾害防御等谋划的111个项目、总投资129亿元逐一落地,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做出水利人的贡献。